如何确定汇票出票有效?
《票据法》规定的出票行为是指签发票据和交付票据两种行为的结合,签发票据是指记载法定内容并且签名;交付票据是指基于出票人自己的意思将票据转移为他人占有的事实。如果出票时汇票对于法律规定的必须记载事项有缺失,则次票据视为无效。
第一节 出票
第十九条 【汇票的定义和种类】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汇票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
第二十条 【出票】出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票据并将其交付给收款人的票据行为。
第二十一条 【出票行为的有效条件】汇票的出票人必须与付款人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并且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
不得签发无对价的汇票用以骗取银行或者其他票据当事人的资金。
第二十二条 【汇票的绝对应记载事项及其效力】汇票必须记载下列事项:
(一)表明“汇票”的字样;
(二)无条件支付的委托;
(三)确定的金额;
(四)付款人名称;
(五)收款人名称;
(六)出票日期;
(七)出票人签章。
汇票上未记载前款规定事项之一的,汇票无效。
第二十三条 【汇票的相对应记载事项及其效力】汇票上记载付款日期、付款地、出票地等事项的,应当清楚、明确。
汇票上未记载付款日期的,为见票即付。
汇票上未记载付款地的,付款人的营业场所、住所或者经常居住地为付款地。
汇票上未记载出票地的,出票人的营业场所、住所或者经常居住地为出票地。
第二十四条 【不具票据法上效力的记载事项及其效力】汇票上可以记载本法规定事项以外的其他出票事项,但是该记载事项不具有汇票上的效力。
第二十五条 【付款日期的记载】付款日期可以按照下列形式之一记载:
(一)见票即付;
(二)定日付款;
(三)出票后定期付款;
(四)见票后定期付款。
前款规定的付款日期为汇票到期日。
第二十六条 【汇票出票的效力】出票人签发汇票后,即承担保证该汇票承兑和付款的责任。出票人在汇票得不到承兑或者付款时,应当向持票人清偿本法第七十条、第七十一条规定的金额和费用。
汇票出票所记载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事项,不仅仅只是受《票据法》的约束,还可能受民法的约束,我们知道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出票人在进行出票行为以后,就应当对汇票能够得到承兑和付款承担责任,如果票据到期还不能够兑现的,出票人应当承担偿还责任。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叶飞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叶飞律师简介:专业律师...More>>
·走私犯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走私犯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一、走私犯罪的量刑标准对一般的走私行为,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处罚:(一)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
·滥伐林木罪判几年,如何处罚滥伐林木罪
未经相关部门批准而滥砍滥伐林木或者虽经过批准,但是不按照规定进行林木的砍伐的,就有可能构成滥伐林木罪。这是一种破坏国家林业资源的一种犯罪行为......
·行驶证已经过期怎么处理
行驶证已经过期怎么处理机动车行驶证到期需要在有效期满之前90日内参加机动车审验。1、非免检车主携带委托书、行驶证、交强险保单,到检测地机动车检测......
·对于行贿款应上缴国家吗?
一、对于行贿款应上缴国家吗?需要上缴国家,缴受贿人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是刑法总则的规定,受贿人案发前退还行贿人款物的行为只要不属于及时退还不够定......
·深圳交通罚款滞纳金具体怎么计算
深圳交通罚款滞纳金具体怎么计算一、深圳交通罚款滞纳金具体怎么计算?《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简称105号令)将从2009-4-1开始正式实施。......
·刑诉法拒不交代犯罪的处理依据是什么
只注重证据,完全不听从犯罪嫌疑人自己的口头交代的这种做法也是对当事人人格权的一种不尊重,所以无论如何,不管是在公安机关还是到了法庭上以后,工......
·一、终止探视权时长为多久?
一、终止探视权时长为多久?探望权的行使应当以有利于子女的最佳利益为原则,因此,如果探望权的行使与子女最佳利益相悖,则应中止探望权或限制探望权的......
·女方诉讼离婚有财产吗?
女方诉讼离婚有财产吗女方提出起诉也是可以分割财产的。按照我国婚姻法的规定,无论哪方提出离婚,婚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均属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
·没有直接证据,间接证据能定案吗?
没有直接证据,间接证据能定案吗?一、间接证据能直接作为定案依据吗?间接证据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必须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且......
·山东省征地补偿条例内容是什么?
征地补偿是指因国家或集体等公共利益的需要(这是国家征地的必备条件、前提),国家对土地进行强制性的征收,并进行土地补偿的行政行为,现在随着城市和......
·未签劳动合同自动离职有工资吗?
未签劳动合同自动离职有工资吗根据我国法律,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而工资就是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最基本最典型的方式。只要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