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如何赔偿?
交通肇事中最严重的损害结果可以说就是造成了人员的死亡,而此时除了会依法追究肇事者的行政和刑事责任外,同时还需要对死者家属做出赔偿。
一、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具体怎么赔偿
1、死者的亲属为处理交通事故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亦可向责任人主张,但该种主张应按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分担,计算费用的人数不得超过三人。交通费按当事人实际必需的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住宿费按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标准计算,凭据支付。误工费的计算,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
2、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死亡赔偿金。
3、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精神损害抚慰金。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二、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么处罚
因逃逸致人死亡 在司法实践中可能表现为同种数罪的情况。比如行为人交通肇事后,或害怕被追究刑事责任,或害怕巨额的赔偿费用,以至于匆忙逃跑,至此行为人已触犯了一个完整的交通肇事罪。此后,行为人在逃逸过程中,再次违反交通法规,又致他人死亡,重新又构成一起完整的交通肇事罪。由于行为人在主观方面均是过失犯罪,客观方面均是肇事行为,先后两次肇事侵犯的客体相同。刑法理论上将这种情况称为同种数罪,按照数罪理论和司法实践同种数罪不宜并罚,应在该罪法定刑的幅度内从重处罚。
只要交通肇事造成了实际损失的,不管是人身方面的损失还是财产方面的损失,肇事者都需要做出一定的赔偿。当然,针对实际的损失情况不同,那么具体的赔偿也是有所差异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叶飞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叶飞律师简介:专业律师...More>>
·刑事案件中刑事拘留是多久
刑事案件中刑事拘留是多久一、刑事案件中刑事拘留是多久?刑事拘留的时间最长不能超过37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公安机关......
·一、离婚财产分割原则与方法?
一、离婚财产分割原则与方法有哪些(1)男女平等。夫妻双方对其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和平等分割的权利。(2)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在分割夫......
·一、因交通事故造成的伤残误工时间怎么确定?
一、因交通事故造成的伤残误工时间怎么确定?因交通事故受伤的误工时间,需以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书、休假证明为准,且医疗机构出具的休假时间需连......
·权利人向海关总署办理备案变更或者注销手续的期限
根据《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第十一条备案知识产权的情况发生变更的,知识产权权利人应当自知识产权主管部门核准变更之日起,十日内向海关总署办理备......
·警察传唤可以不去吗
警察传唤必须去,如果不去的话,对被传唤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传唤或逃避传唤的,经领导批准,依法实施强制传唤。强制传唤,是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
·涉嫌拐卖儿童应判死刑吗?
涉嫌拐卖儿童应判死刑吗?涉嫌拐卖儿童的如果过程情节十分严重的,是会被判死刑的,拐卖儿童罪是结果犯会被判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只有在确定孩子已......
·土地使用权出让协议一定会具有司法效力吗?
土地使用权出让协议一定会具有司法效力吗?一、土地使用权出让协议一定会具有司法效力吗?土地使用权出让协议会具有司法效力,经济适用住房项目转让......
·北戴河新区机场路征地补偿是怎样的?
北戴河新区机场路征地补偿是怎样的?近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很多地区都需要因应社会发展进行重新规划和改造,全国各地......
·第三人如何购买遗产房?
在财产继承中包括了对房屋的继承,而日后继承所得的房屋也是可以进行买卖的。但是由于遗产房屋的取得方式比较特殊,要是当事人购买遗产房的话该如何购......
·故意毁坏财物罪判多长时间?
故意毁坏财物罪判多长时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法律规定证人可以拒绝作证么?
根据法律规定证人可以拒绝作证么?根据法律规定证人没有拒绝作证权。(一)对拒不出庭作证的证人采取相应的法律制裁。(二)对证人实行切实有效的司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