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飞律师
叶飞律师法律网
16.nj64.com
南京叶飞律师电话025-84110110

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有什么不同

故意杀人罪中常见的结果就是造成了被害人的死亡,而在故意伤害的情况下,也是有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因此,很多人都分不清楚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为您介绍他们之间的不同。
   一、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有什么不同
  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这两种犯罪容易混淆的主要是伤害致死与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伤害罪的既遂与故意杀人未遂两种情况。容易混淆的原因在于每种情况中的两种罪,都造成相同的结果,因此,必须准确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
  伤害致死与杀人既遂在客观方面都产生了死亡结果,但其主观要件的内容不同,前者为故意伤害他人,后者为故意剥夺他人生命。伤害既遂与故意杀人未遂,虽然只产生了伤害结果,但其主观要件的内容不同,前者为故意伤害,后者为故意剥夺他人生命。
  如何判断行为人故意的内容,是一个复杂细致的问题。必须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既要考虑行为人的认识水平、行为能力,也要考虑作案时的客观环境,作案的全过程。只有在把全部案件事实搞清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判明行为人主观要件的具体内容。
   二、相约自杀是故意杀人吗
  因行为人均不具有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所以对其中自杀未逞的,一般不能认为是故意杀人罪;但是,如果行为人受托而将对方杀死,继而自杀未逞的,应构成故意杀人罪,量刑时可考虑从轻处罚;以相约自杀为名,诱骗他人自杀的,则应按故意杀人罪论处。
  经过上文的讲解,相信您此时已经知道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有什么不同了吧。首先在主观方面,前者行为人要求是有杀人的意图,而后者仅仅是想要伤害对方的身体,但却不幸造成了死亡的结果。除此之外,他们之间最大的不同,也就是量刑处罚了。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叶飞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叶飞律师简介:专业律师...More>>

·生产伪劣化肥罪是如何构成的?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农用生产资料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和农业生产。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等是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国家为了加强对农用......


·商标代理人抢注有什么法律规定?
      商标代理人抢注有什么法律规定?有这些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事实认......


·2023广西宾阳古辣征地补偿新标准是怎样的?
      无论是在任何地方,若国家机关有需要,是可以按照既定的流程的规定,将公民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进行征收的,根据相关法律的知识,可以知道,任何地区......


·侵权行为管辖高空坠物怎么规定?
      高空坠物的现象其实是非常的多的,高空坠物往往都是因为人无意造成的后果,高空坠物的现象一旦发生造成的伤害往往都是非常大的,所以说我们国家的侵权......


·夫妻共同财产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吗?
      夫妻共同财产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吗夫妻共同财产不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的。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购买、共同建造的房屋,或者婚前双方共同出资购买......


·对方用自己名字贷款离婚后该由谁来承担?
      对方用自己名字贷款离婚后该由谁来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有关内容的规定第三十一条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


·一、婚姻中如何起诉重婚罪?
      一、婚姻中如何起诉重婚罪?1、准备好充足的可以证明对方构成重婚罪的证据材料,比如:(1)对方与第三者进行结婚登记的证据材料。(2)对方与第三者未进行......


·订立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应注意的问题
      专利申请权可以转让,双方当事人应就专利申请权转让签订书面合同,在协商、约定后审查专利权转让申请合同时,双方当事人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一、转......


·被亲友扭送公安机关的构成自首吗
      被亲友扭送公安机关的构成自首吗一、被亲友扭送公安机关的构成自首吗如果扭送以后,如实交待自己罪行的,是自首。犯罪后被动归案的,也可以成立......


·盗窃几百块怎么处理
      该行为不构成盗窃罪,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


·探视权包括哪些人是怎么规定的?
      探视权包括哪些人是怎么规定的?《婚姻法》第38条第1款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该法条把探望权的主体仅限于......


首 页 | 法律咨询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3 叶飞律师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热线:025-84110110
025-84110110
点击这里给叶飞律师发消息


在线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