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管制和拘留时间是多久
一、刑法中管制和拘留时间是多久?
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但是在数罪并罚时,可以延长到3年。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管制刑期的上限虽然比拘役长,但由于管制只是限制人身自由,而拘役是剥夺人身自由。从性质上讲,管制仍轻于拘役。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即在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可以刑事拘留嫌疑人3天;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1至4天。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可以延长30天,即最长时间是37天。
二、拘役与管制区别是什么?
拘役与管制虽然都是短期剥夺自由的强制方法,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1)性质不同。拘役是刑罚种类之一;行政拘留属于治安行政处罚。
(2)适用的对象不同。拘役适用于犯罪分子;行政拘留适用于违反治安管,尚未达到犯罪程度的行为人。
(3)适用的机关不同。拘役由法院适用,而行政拘留则由公安机关适用.
(4)依据的法律不同。拘役的适用以刑法为依据;行政拘留的适用以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为依据;
(5)期限不同。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行政拘留的期限为1日以上15日以下。拘役主要适用于罪行较轻、但仍需短期关押改造的犯罪分子。
而且,管制也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量刑种类。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
三、管制有哪些特点?
从本质上来讲,管制是一种限制自由的刑罚,其比剥夺自由的刑罚种类要轻得多。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只限制自由而不剥夺人身自由。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判决管制的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仍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原居住地工作和生活,
2、 被判决管制的犯罪分子要接受公安机关管束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并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3、 管制的判决归人民法院,管制的执行归公安机关。其他任何机关和个人不得行使判决权和执行权。
从上述特点我们可以看出,管制从裁决到执行都有严格的法律程序,体现了轻刑轻判的刑事政策以及对法院严格依法判决的要求。
管制是罪犯处于服刑的阶段,国家对于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管制,拘役等这些刑罚都有着具体的时间限制,如果不是数罪并罚的情况管制不会超过三2年。而刑事拘留到37天这其实也代表着当前的案件是比较复杂的,但刑事诉讼法中对管制和拘留时间的规定是强制性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叶飞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叶飞律师简介:专业律师...More>>
·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吗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规定的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以及其他形式。但对于特殊的合同即劳动合同,是否应当采用特殊的形式来签......
·证人出庭申请时间
我国在案件的审理过程当中是十分注重对于证据的应用的,不仅是物证,人证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出庭审判的过程当中,证人的使用对于双方的输赢来讲都......
·市县工伤鉴定能做假吗?
员工可以凭工伤鉴定的结果获得赔偿和补偿,同时事业单位也需要根据工伤鉴定的结果支付费用,因此工人或者是事业单位都希望工伤鉴定做假,前者是希望获......
·哪些情况下借钱不还需要坐牢
哪些情况下借钱不还需要坐牢一、哪些情况下借钱不还需要坐牢1、拒不执行要坐牢《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
·承运人侵权责任的构成有哪些?
承运人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侵权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所应当具备的条件。行为人实施了侵害他人合法民事权益的行为,但只有符......
·对子女的抚养何时终止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这种义务一知持续到子女成年并能独立生活为止。父母对子女的“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根据《最......
·根据法律规定离婚后财产反悔怎么办?
根据法律规定离婚后财产反悔怎么办?根据法律规定离婚后财产反悔可以再次的向法院进行起诉,对于夫妻当中的共同财产来进行一个具体的重新分割,当然这样......
·外观专利权评价报告多久可下证书?
外观专利权评价报告多久可下证书?外观专利权评价报告三个月内可下证书,依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评价报告什么时候能下来是没有规定的,但一般情......
·房屋买卖定金收据
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买卖房屋的情况,这时可能会涉及有关定金的问题。这关系到债权与债务关系,关系到切身利益。那么,房屋买卖定金收据应该怎么写......
·失火罪和放火罪有哪些区别
失火罪和放火罪有哪些区别失火罪与放火罪的界限失火罪与放火罪在客观上都表现为与火灾有关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都侵害了社会公共安全。但两者有明显......
·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抗辩事由是怎样
?
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抗辩事由是怎样?一、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抗辩事由是怎样1、受害人的过错受害人有过错,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