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飞律师
叶飞律师法律网
16.nj64.com
南京叶飞律师电话025-84110110

行政诉讼时效有什么要求?

行政诉讼时效有什么要求?行政诉讼时效中断了怎么办? 一、行政诉讼是否有时效要求?
  行政诉讼则是有时间限制的,如果超过了法定的时效,那么即使法院受理了、具体行政违法,起诉人也无法胜诉。
   1、普通诉讼时效
  (1)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为3个月。(《行政诉讼法》第39条)
  (2)经复议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为15日。(《行政诉讼法》第38条第2款)
   2、特殊诉讼时效
  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特殊诉讼时效,比如30日(森林法)。
   3、最长诉讼时效
  (1)是行政相对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但未被告知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为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1条)
  (2)是行政相对人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涉及不动产的为20年,其他的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2条)
   二、行政诉讼时效中断了怎么办?
  行政诉讼时效与民事诉讼时效有个重要的区别是,民事诉讼时效有中断的规定而行政诉讼没有,仅有时效延长的规定。(《行政诉讼法》第40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3条)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期间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我国《民法通则》第140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可惜行政诉讼并没有类似的规定。正因为行政诉讼没有时效中断的规定,所以当事人在对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满后的信访是不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或延长的。行政诉讼时效的开始仍是从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或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计算。
  综上所诉,行政诉讼是时效的,并且有不同的分类。但是在行政诉讼法并没有关于时效中断的相关规定,因为行政诉讼时效的开始仍是从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或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计算。以上就是来自我们对于“行政诉讼时效中断”的相关资料整理。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叶飞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叶飞律师简介:专业律师...More>>

·建设合同是实践合同吗
      建设合同是实践合同吗?一、什么是建设合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指发包方和承包方为了完成商定的施工工程,明确相互权利、义务的协议依照施工的合同......


·起诉离婚开庭完二次起诉起诉书怎么写?
      我们在生活能遇到很多离婚的夫妇,我国的离婚率在不断的上升,这就导致了离婚问题变得越来越多,我国的婚姻法在不断的完善和修改因此在离婚的时候要及......


·网签和购房合同金额不一致怎么办?
      网签和购房合同金额不一致怎么办?网签和购房合同金额不一致可以找到开发商或者是通过相关的购房的负责人进行确定,有了预售证,则通常开发商也具有了土......


·请假期间的工资待遇是怎样的?
      工资一直是劳动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但是有时候员工请个假都要被扣工资,那劳动者在请假期间工资待遇是怎样的呢?在实践中,劳动者在算清自己请假期间的......


·非法集资处置办法的法律规定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中衍生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行业。比如金融行业。这个行业简单来说就是“钱生钱”的行业,其实就是集资来实现一定的目的。因......


·行为人酒后驾车判多少年
      行为人酒后驾车判多少年酒后驾车若是构成醉驾,就涉嫌危险驾驶罪,《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


·一般上班期间死亡赔偿是怎样的?
      职工在上班期间,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人身受到损害,其中最严重的损害结果也就是造成了死亡的结果,这种情况下如果想要获得工亡赔偿的话,自然要......


·夫妻间资产如何立遗嘱?
      夫妻间资产如何立遗嘱?1、公证遗嘱。公证遗嘱是指经过国家公证机关依法认可其真实性与合法性的书面遗嘱。公证遗嘱由遗嘱人向公证机关办理。与其它遗嘱......


·违约金跟损害赔偿金是怎么确定的
      违约金跟损害赔偿金是怎么确定的一、违约金跟损害赔偿金是怎么确定的违约方应当完全赔偿给守约方造成的损失,包括既存利益因违约行为而减少的直接......


·交强险过期了怎么办
      交强险过期了怎么办交强险是为不特定的第三人利益而设立的保障性保险,旨在确保第三人即受害人因交通事故受到损害时,能够从保险人处获得救济。那未购......


·盗窃罪侵犯的法益是什么?
      在社会上有人通过自己的辛勤的劳动获得钱财,有人则走小路,通过盗窃他人的财物来获得钱财,这种行为是损人利己的行为,在法律上是不允许的,在道德上......


首 页 | 法律咨询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3 叶飞律师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热线:025-84110110
025-84110110
点击这里给叶飞律师发消息


在线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