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汽车购销合同欺骗行为的发生?
记者走访发现,近年来新车销售中,合同问题上升为焦点。订车条文模糊、口头承诺不兑现等引发的纠纷越来越多。在去年的投诉中,合同文本投诉甚至超过了质量和售后问题,位居投诉榜首,更占汽车类消费投诉的1/3。
而本报在近年来报道中屡次提及的“展厅装潢和厂家授权的4S店,并不能代表汽车经销商的实力,也不能代表汽车经销商的诚信”观点,也得到业界广泛共识。业内人士分析,与前几年汽车景气利润较高的售车环境不同,当前部分商家更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在恶劣的经营环境下,商家在处理一些争议的做法也发生巨大改变,与早年相关部门介入后则普遍采取出让一定利润息事宁人的做法不同,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则选择按照合同文本据理力争,以此降低自身的经营成本。
二、“包牌”销售暗藏合同欺诈
在残酷的竞争中,一些隐性欺骗消费者的手段也层出不穷。记者调查发现,商家当下“包牌”销售的方式,因无法让消费者真正了解裸车价的实际优惠,成为商家合同欺诈的最好掩护。其中,包保险、包税等笼统和不列举费用明细是最为普遍的做法。
据了解,以保险为例,笼统的全保并没有统一标准,险种不同、是否包含不计免赔以及商业第三者责任险的保额不同等,均直接影响车主保险权益的大小。不同车行提供的险种组合的全保,车主得到权益可能会相去甚远。此外,包税如果没有列名具体的税费多少,商家可能会在口头报价夸大购置等税种的费用,凸显车价的优惠,吸引购买。同时,上牌涉及的费用还包括车船税、年票等费用,是否在包牌之列,都可能成为商家忽悠消费者的借口。一些车行会告诉你这些费用需要多少钱,但在合同中却未写入包牌价之列,这些口头说辞与文本不一致,最终引发合同纠纷。除了费用欺诈外,目前合同纠纷还体现在是否准时交车上。
三、面对汽车购销欺骗,合同文本应该越细致越好。
工商部门此前发布的消费警示提醒,汽车消费要多留“心眼”,签订购车合同要细致。一定要详看合同内容,核对内容中注明的车型、颜色、出厂批次、交车时间、双方违约的处理等内容是否与自己所选的相符。如果是先交订金,待有车后再提车的,除了约定何时交车外,更要约定若不能按期交车将如何处理。
销售人士提醒,消费者购车时,对各种费用都要一清二楚,如购置税多少,保险险种包含哪些等,赠送哪些礼品及赠品品牌等。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车行将免费精品纳入车价中的欺诈行为,并不少见。此外,上牌后还要对各种税费进行核对,避免商家忽悠。在需要预付购车的时候,应注意少付订金规避风险。此外,购车前最好能确认新车是否有合格证,如出现上牌等一拖再拖的现象,应提高警惕并及时向12315等维权部门申诉。
消费者在选购汽车的时候,要学会阅读汽车购销合同,认真理解合同条款和内容。核对好车型、颜色等信息是否是自己所选,对于其中的费用说明和明细要做到一清二楚,对于交车时间也要约定清楚。总之消费者要多留个心眼,对购销合同做到清楚明白,才能预防汽车购销合同欺骗行为的发生。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叶飞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叶飞律师简介:专业律师...More>>
·担保公司办理车辆抵押的流程有哪些
担保公司办理车辆抵押的流程有哪些一、担保公司办理车辆抵押的流程有哪些?汽车抵押贷款是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汽车或自购车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或汽......
·营私舞弊罪是什么罪
徇私舞弊罪属于渎职罪。《刑法》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
·签订传真件合同有效吗?
签订传真件合同有效吗《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
·新婚姻法规定分居多久可以自动离婚
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颁布,《婚姻法》将被废止。《婚姻法》规定分居多久可以自动离婚的问题在《民法典》中有对应规定。一、《民法典......
·房屋倒塌后空闲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归谁?
房屋倒塌后空闲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归谁?在城市中,一些老旧的房屋由于长时间没有维修,面临倒塌的风险。如果这种房子建立在国有土地上,则房子的主人会......
·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劳务合同该如何补救
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劳务合同该如何补救(一)当事人协议补充原则所谓当事人协议补充原则,是指当事人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合同内容通过协商的办法......
·公司压员工一个月工资合法吗?
公司压员工一个月工资合法吗?一、公司压员工一个月工资合法吗公司压员工一个月工资分为两种情况:1、如果单位压你的工资是为了限制你的离去(转......
·自诉案件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自诉案件需要准备什么材料自诉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并由司法机关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
·员工被辞退内部集资款不给结清怎么办?
员工被辞退内部集资款不给结清怎么办?可以起诉到法院判决处理,另外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如果用人单位不支付赔偿金,劳动......
·没有具体的规定
没有具体的规定,根据个人需要来决定。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