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阶段
离婚案件需要夫妻一方向另一方发起起诉,起诉方即为原告,被诉方当事人即为被告,诉讼开始后,双方当事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以及承担相应的诉讼义务。离婚案件是夫妻双方的个人决定,显然属于民事案件,也就是说离婚案件的办理须遵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需要满足以下所提及的四个条件:
1、起诉人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关系的个人;
2、要有明确的被告人;
3、有具体事实、理由以支撑自身的诉讼请求;
4、向所处管辖区域内的人民法院上诉。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起诉方必须向被告人的户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若被告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相同,则向经常居住地所在辖区范围内的人民法院起诉。
具备以上四个条件的离婚案件即可被人民法院受理。起诉离婚程序中,原告应向人民法院提供诉状和相应副本。诉状须包含以下几点信息:
1、案件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现工作地及当前生活住址;
2、能够用以阐述诉讼请求的具体的事实和明确的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有证人的须提供证人的姓名和当前住址。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起诉阶段结束,审查阶段开始。
二、审理阶段
审理阶段可细分为三个阶段:
1、审理前的准备。离婚诉讼上交到人民法院后,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应在7日内予以立案,并在5日内将诉讼状副本送达给被告,被告人在收到诉讼状副本的15日内应提出答辩状;同时,审判人员审查诉讼材料,收集证据;人民法院通知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参加诉讼;根据双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依法进行诉讼保全或先行给付。
2、调解。人民法院受理离婚案后,在开庭前,首先应对案件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使当事人消除矛盾,达成和好或离婚的协议。达成和好协议的,协议记录存卷,不予调解书;达成离婚协议的,人民法院须提供调解书,上应有审判人员和书记员须署名,并盖有人民法院印章,与判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3、开庭审理。调解失败后即进行开庭审理。在开庭三日前,人民法院通知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开庭日期。开庭审理前,书记员点数诉讼参加人是否到庭,并宣布法庭纪律。审判员核对当事人,当庭宣布案件缘由,宣布审判人员是否需要回避;随后,开庭调查,双方根据提供的证人证词、证据等进行法庭辩论,阐述自身的诉讼请求。
三、判决阶段
法官根据庭审情况,对双方当事人再次进行调解,仍然调解失败后,即进行公开宣判。若案件审理结果当庭宣判,那么判决书应当在十日内送达当事人手中;若案件审理结果需要定期宣判的,宣判后,就应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手中。不满意,可向上一级法院继续提起上诉。
以上即为二次起诉离婚程序所需要的所有手续和上诉过程。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叶飞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叶飞律师简介:专业律师...More>>
·如何避免侵犯他人的软件著作版权?
如何避免侵犯他人的软件著作版权?开发软件,经常要研究、参考他人已存在的软件,研究、参考他人软件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所谓的“还原工程”方法。......
·欠款如何起诉,欠款的解决办法还有哪些
欠款如何起诉,欠款的解决办法还有哪些?当他人欠钱不还的时候,最便捷的办法就是提起诉讼,让法院来强制其还钱,但是很多当事人在起诉时,往往不愿意聘......
·规定不授予专利权的有什么
不授予专利权的有什么按照专利法规定,一项发明创造只要具备了取得专利的实质条件,就可以获得专利权。但是,为了保护国家、社会和公众的利益,促进国......
·房屋买卖合同成立要件是怎样的
相信您在购买房子的时候都有签订合同,当我们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的时候成立的要件都有哪些。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下房屋买卖合同成立要件,以下就是我们为......
·民商事庭前准备有哪些?
一、民商事庭前准备有哪些?1、研究把握仲裁规则和相应通知书。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选定了仲裁机构,一般情况下即视为双方均同意按照该机构仲裁规则进行......
·一、离婚孩子能共同抚养规定是什么?
一、离婚孩子能共同抚养规定是什么?根据《民法典》(2021.1.1生效)规定,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可予准许。所以......
·广东省高温补助标准
广东省在夏季也属于我国特别炎热的地区,同时国家也规定了用人单位在规定时间需要向劳动者发放高温补贴,在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对高温补贴的发放标......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判多久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判多久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手段极其残忍造成严重残疾的情况,判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在伤害致人死亡后,立马就自首......
·民法总则对人身伤害时效是多久
民法总则对人身伤害时效是多久?民法总则是一部比较完善的法律,长期以来这部法律在不断的修改就是为了能够很好的人们的合法权益,其中就有对于人身伤......
·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是什么
故意伤害罪跟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是什么1、从定性上讲:故意伤害罪行为人主要是对他人身体上进行伤害,但主观上并不希望发生他人死亡的严重后果;而故意......
·民法典对意思表示的新规定是什么?
民法典对意思表示的新规定是什么?民法典对意思表示的规定我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将意思表示解释规则分为"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