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未满一年可以退彩礼吗?
结婚未满一年可以退彩礼,但是必须是双方当事人结完婚之后,却没有在一起共同的生活,对于彩礼是否可以返还,以往的司法解释较为笼统,大概处理原则是礼金是附条件赠与。如果双方结婚时间尚短,可以“酌情”返还,如果结婚时间已较长,则返还的可能性不大了。具体来说: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2、要求返还的财产确属彩礼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彩礼的含义有着严格的限制,而并非任何的赠与都可称之为彩礼。“彩礼”,具有严格的针对性,必须是基于当地的风俗习惯,为了最终缔结婚姻关系,不得已而为给付的,其具有明显的风俗性。
二、离婚时返还彩礼要注意什么
1、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情形,一方请求返还彩礼的,不予支持。另外对该条中的“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的情形,应做限制性的解释。该情形是指给付彩礼的一方婚前举债给付、婚后无经济来源偿还债务的,或者是婚前用家庭财产给付、婚后无固定经济来源、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水平。确定“生活困难” 需根据给付彩礼的数额、给付人的生活来源、当地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目前可参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合理确定。
2、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第一款(三)项所规定“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情形,但是已经共同生活两年以上、生育子女或者所送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一方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的,一般不予支持。又分为三种情况:
(1)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两年以上。
(2)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虽不满两年,但生育子女的。
(3)所接受的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
日常生活当中,现在有一些地方仍然是存在着彩礼的,这样的一种传统的习俗规定必须要给予一定的彩礼才能够登记的结婚,如果说没有登记结婚的话,这样一种彩礼需要进行一定的退还,这样才符合我们国家的一个基本的习俗规定。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叶飞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叶飞律师简介:专业律师...More>>
·劳动法合同到期前多久提出续签?
劳动法合同到期前多久提出续签?合同是具有法律效义的一项书面证明,无论什么重大事项,除了双方之间的信任之外,还需要合同来维护双方的利益。合同......
·原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的相关内容是什么
原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的相关内容是什么土地是人民的命根子足以说明土地的重要性,我们发现近年来在土地的使用权问题上发生很多的纠纷,这跟社会的发展......
·一、交通事故车物损失价格鉴定流程是什么?
一、交通事故车物损失价格鉴定流程是什么?1、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和物品,由公安机关统一保管,经检验、鉴定后,委托价格事物所进行损失价格鉴定。进......
·爷爷奶奶有抚养孙子的义务吗?
爷爷奶奶有抚养孙子的义务吗?按我国法律规定,在孩子的父母有监护能力且未被撤销监护资格的情况下,祖父母无抚养孙子的义务。如果父母去世或者是没有监......
·卖高仿鞋怎么处罚规定
卖高仿货属于销售伪劣商品,刑法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
·为什么法院不能判决强制履行先合同义务
为什么法院不能判决强制履行先合同义务(一)先合同义务定义先合同义务又称"前合同义务"或"先契约义务",是指在要约生效后合同生效前的缔约过程中,......
·给父母写的房款借条是否有效?
给父母写的房款借条是否有效?给父母写的房款借条只要符合借条的格式,以及内容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那么就是属于合法有效的。具体内容如下所述。借......
·网络诈骗犯法吗并有哪些
网络诈骗犯法吗并有哪些防范措施?越来越多人喜欢上网,网络给了我们便利但同时也引发一些违法行为。那么网络诈骗犯法吗?网络诈骗的手段也很多,所......
·民事诉讼被告辩护词是什么
生活中遇到了民事诉讼,如果已经闹到了很大的地步,那就要请律师为自己辩护了,律师会了解情况后写出辩护词,那么民事诉讼被告辩护词是什么,需要了解......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流转合同如何书写?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流转合同如何书写?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流转合同如何书写?甲方(委托方):住所:联系电话:乙方(受托方):住所......
·老人去世后多久办继承公证?
老人去世后多久办继承公证?老人去世后可以立刻办继承公证,法律规定,如果是遗嘱指定继承,需要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