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劳保局
全称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负责三方面工作:就业、社会保障、劳动仲裁。 就业:就是让劳动者有工作、有饭吃。 劳动保障:就是保障劳动者权益,诸如强制企业给劳动者交各种保险、追讨拖欠工资、按法律保障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条件等。 劳动仲裁:当企业(雇人方)与劳动者发生纠纷时,依照法律进行仲裁。现在劳保部门已经和当地人事部门合并,统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二、解除劳动合同纠纷
1.提前30天书面通知解除合同 这是劳动合同法四十条所规定的强制性内容 即使合同不约定 也应该依法履行2.劳动合同法四十七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对于实际经济补偿低于劳动合同法所规定的月工资水平的 该条款部分无效 不服的可以向劳保局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仍有不服的可以提起诉讼
三、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公司说要提前一个月辞职,说不发放全部工资,可以追回同投诉吗?
(一)、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等等情况,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 法律依据:
1)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九条 【劳动监察】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2)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七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以上就是对劳保局能不能解决劳动合同纠纷这个问题的全部整理。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凭证,而法律就会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法律的其中一项原则之一。产生劳动合同纠纷,一定要通过合法的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叶飞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叶飞律师简介:专业律师...More>>
·民事诉讼法院不调取证据的后果
民事诉讼法院不调取证据的后果一、民事诉讼法院不调取证据的后果当事人起诉时,即申请法院调取有利于案件审理的证据,办案法官直到开庭时或开庭之后,......
·2023年农村拆迁补偿标准将会有哪些变化?
2023年农村拆迁补偿标准将会有哪些变化?一、农村拆迁补偿的方法有哪些? 1、进行货币补偿 货币补偿应该是拆迁中最常见的一种补偿方法了,......
·如果欠工人工资跑了会怎么样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依法受刑事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关押在看守所亲属可探望吗?
关押在看守所亲属可探望吗?犯人在看守所关押期间家属亲人可以探望。可以送些生活用品和钱款。在看守所的嫌疑人是正在接受审查的人,是绝对禁止与外界任......
·民事裁定书(指令下级法院再审或决定提审用)
法院诉讼文书样式75 (××××)×民监字第××号 ……(写明原审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和案由)一案,××××人民法院于××××年......
·过错推定原则包括了几种情形
过错推定原则包括了几种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教育机构遭受人身损害的,推定教育机构具有过错(《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条);2、患者因下列情形之一遭......
·有关缓交诉讼费的法律规定?
有关缓交诉讼费的法律规定?法庭可以帮我们解决各种事物,但是这并不是免费的,通过法院来解决事情是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的,称为诉讼费。如果当事人......
·在我国合同债权债务指什么?
在我国合同债权债务指什么?经济社会当中,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经济往来非常密切。彼此之间的经济活动也是非常的频繁。而其中最为频繁的一种活动就是......
·共同犯罪的犯罪金额如何确定
如果是涉及到财产方面的犯罪,自然不管是定罪还是处罚,这个时候都是要实际考虑到犯罪金额的,即使此时属于共同犯罪,对金额的考虑也是不可避免的。但......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是什么?一、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