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飞律师
叶飞律师法律网
16.nj64.com
南京叶飞律师电话025-84110110

一、 法律规定重婚罪谁有权起诉?

一、 法律规定重婚罪谁有权起诉?
  
  我国法律上明确规定了重婚罪是由配偶起诉的,但由于重婚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是可以由他人起诉处理的。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所以对于合法婚姻关系中的受害人而言,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离婚。
  
  二、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重婚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与配偶登记结婚后,与他人又登记结婚而重婚。也即两个法律婚的重婚。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有重婚者欺骗婚姻登记机关而领取结婚证的,也有重婚者和登记机关工作人员互相串通作弊领取结婚证。
  
  2.与配偶登记结婚的,与他人没有登记确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而重婚,此即为先法律婚后事实婚型。
  
  3.与配偶和他人都未登记结婚,但与配偶和他人曾先后或同时以夫妻名义同居而重婚,此即两个事实婚的重婚。
  
  4.与原配偶未登记而确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后又与他人登记结婚而重婚,此即先事实婚后法律婚型。
  
  5.没有配偶,但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其登记结婚或以夫妻名义同居而重婚。由此可知,重婚在一定程度上和事实婚姻挂上了钩。
  
  重婚罪的起诉程序在法律上有明确规定,由于该犯罪行为是属于亲告的范畴,所以一般是需要由当事人或者亲属亲自告诉司法机关,具体情况下应当基于实际的重婚犯罪事实来认定处理,并对当事人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叶飞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叶飞律师简介:专业律师...More>>

·现在的房价节节升高
      现在的房价节节升高,让很多想买房的人望而止步。对想买房而资金不足的人来说,贷款是他们最终的选择。如今贷款买房的人越来越多,但大家都不知道贷款......


·在我国底薪2130加班怎么算
      在我国底薪2130加班怎么算按照国家的规定,实际上周六周日或者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不放假的话,就必须给员工支付加班费。加班费肯定是和员工的底薪以及......


·成都商业征地补偿标准2023是多少
      成都商业征地补偿标准2023是多少一、成都商业征地补偿标准是多少?商业征地补偿标准是拆迁户直接跟开发商协商确定的,征地补偿标准不受国家法律制度......


·孩子欠的债务父母有义务还吗
      孩子欠的债务父母有义务还吗成年子女是完全行为能力人,责任自已承担。成年子女自己欠下的钱,债权人(债主)只能让这个成年子女还,不能要求这些人的父......


·合同法司法解释诉讼时效是怎样规定的
      一、合同法司法解释诉讼时效是怎样规定的一般的合同纠纷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诉讼时效为3年,几类特殊的争议,如租赁合同中延付或拒付租金的争议,......


·孩子7个月离婚抚养权给谁
      孩子7个月离婚抚养权给谁7个月大的孩子,在父母离婚的时候,抚养权一般是归女方所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


·行政罚没款可以分期吗?
      行政罚没款可以分期吗?允许确有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充分体现《行政处罚法》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


·我国经济仲裁原则包括哪些?
      我国经济仲裁原则:仲裁一般是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司法机构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


·一、夫妻离婚时财产分割无什么意思?
      一、夫妻离婚时财产分割无什么意思?无财产分割的意思就是离婚的时候不涉及共有财产的分割,夫妻离婚时并不是必须分割财产的,只要双反有约定的是可以......


·当事人分居6个月起诉离婚被起诉方不到庭会判离吗
      当事人分居6个月起诉离婚被起诉方不到庭会判离吗1、被告是否出庭,不是法院判决离婚的依据;2、诉讼离婚的法定条件是以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如果感情......


·过失杀人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需要说明,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罪名里面其实并没有过失杀人罪,这可能是人们习惯性的说法,对应的应该是过失致人死亡罪。由于行为人主观心态是过失,......


首 页 | 法律咨询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3 叶飞律师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热线:025-84110110
025-84110110
点击这里给叶飞律师发消息


在线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