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飞律师
叶飞律师法律网
16.nj64.com
南京叶飞律师电话025-84110110

评残后自杀残疾赔偿金能否支持?

评残后自杀残疾赔偿金能否支持?可以得到支持,根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对残疾赔偿金的计算采取的是定型化计算法,将残疾赔偿金视同劳动能力的减少,受害人劳动能力的丧失即为损害,不管受害人受害前是否有收入,只要有劳动能力,侵权人就应当赔偿劳动能力的减少,残疾赔偿金等于固定的赔偿标准乘以规定的年限,不因受害人存活年限的变动而改变,都应当根据《解释》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计算。二、相关司法解释1、《民法通则》第119条:“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此规定了一个应当赔偿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的原则,没有规定具体计算的办法。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6条:“侵害他人身体致使其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的,赔偿生活补助费一般应补足到不低于当地居民基本生活费的标准。”,对此也仅作简要地规定。3、国务院颁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三十七条第(五)项,即“残废者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4、2002年9月1日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0条对住院残疾生活补助费赔偿也作了规定,即“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5、《国家赔偿法》中是以残疾赔偿金的形式对残疾受害人劳动能力的部分或者全部丧失而导致收入丧失或减少进行赔偿。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5条规定对因受人身损害残疾的受害人的赔偿,不再沿用“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的称谓,而是称之为“残疾赔偿金”。对伤残赔偿金的认定和处理,是评残的主要目的,在司法实践中,应当严格按照法律上规定的标准来进行合法的处理,特别是对于评残后可以认定伤残等级的,显然是需要按照伤残等级来进行赔偿的,因自杀而死亡并不消除财产的赔偿。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叶飞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叶飞律师简介:专业律师...More>>

·购买完汽车划痕险如何理赔?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公民会购置自己的车辆,在购买新车后车主都会选择给车辆购置划痕险,那么在车辆出现划痕后,如何进行理赔呢?按......


·一、离婚财产和小孩如何分配?
      一、离婚财产和小孩如何分配?离婚财产分割即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是指离婚时依法将夫妻共同财产划分为各自的个人财产。现行《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劳务合同到期不续签离职是否有赔偿
      其实劳务合同和正规的劳动合同本质上还是有所差别的,劳务合同当中规定的期限大多都是以项目完成的预期时间来约定的,在项目完成了以后劳务合同等于就......


·关于司法鉴定的有效期是多久
      关于司法鉴定可能您比较熟知的就是亲子鉴定,尸检等情况。各地的司法鉴定机构在接收到当事人的司法鉴定申请以后,肯定是会给当事人最终下达一份司法鉴......


·连带责任诉讼时效中断可以吗?
      连带责任诉讼时效中断可以吗?连带责任的诉讼时效可以中断,通常连带责任保证就是指有限的连带保证,此外在连带保证中还有无线连带保证。在连带保证中......


·打架抢走财物的法律规定是怎么样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人确实因为不懂法律,或者是从小的教育问题,导致做了一些违法犯罪的行为,比如说打架抢劫这种行为,实际上抢劫在刑法当中......


·现金赠与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有哪些
      现金赠与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有哪些问题一、现金赠与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1、赠与他人财物,按法律规定,一旦财物已经给付的,不得反悔。2、赠与的......


·企业解散清算和破产清算的区别
      企业解散清算和破产清算的区别公司解散清算和破产清算一样吗?是公司因一定原因(公司法180条)导致解散,按照公司法的程序进行清算的过程。破产清算,是......


·如何分割同居财产
      ,男女之间未婚同居的情况是比较多的,并且还有增加的趋势。需要注意,我国是不保护同居关系的,而在这种关系下也是很容易产生纠纷的。尤其是在进行财......


·发生医疗纠纷后怎么办?
      发生医疗纠纷后怎么办?一、发生医疗纠纷后怎么办?发生医疗争议,医患双方可以通过四种途径解决:1、医患双方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自行协商处......


·如何处理储蓄合同纠纷?
      如何处理储蓄合同纠纷?储蓄存款是一个普遍意义上较为安全的储蓄方式,在储蓄存款时需要签署储蓄合同,储蓄合同的签署需要注意到许多法律上的规定与细......


首 页 | 法律咨询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3 叶飞律师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热线:025-84110110
025-84110110
点击这里给叶飞律师发消息


在线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