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的过失犯罪怎么处理?
一、故意的过失犯罪怎么处理?
犯罪嫌疑人的主观心态分为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犯罪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也即犯罪嫌疑人的主观心态是犯罪故意。
犯罪故意又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也即犯罪嫌疑人的主观心态是犯罪过失。
犯罪过失又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
疏忽大意的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
二、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
1、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
3、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
由于过失的主观恶性明显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对过失犯罪的规定不同于故意犯罪,具体如下:
1.过失犯罪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发生危害结果。过失犯罪情况下,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却轻信能够避免,主观上根本反对发生这种危害结果,因而主观恶性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
2. 《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责任”,“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体现了《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特殊的精神。过失犯罪只有当行为已经给社会造成危害结果的情况下,才能构成犯罪。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就不存在过失犯罪
3.《刑法》对过失犯罪规定了较故意犯罪轻得多的法定刑。过失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则条文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能负刑事责任。如果刑法分则条文没有规定的,无论某一过失行为危害程度如何,都不能构成犯罪。
在法律中规定了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在根本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因为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都是造成了一定的后果,所以说司法机关都是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处罚的,即使是过失犯罪也是发生了违法犯罪行为,所以在量刑时也是不会对过失犯罪的当事人从轻处罚。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叶飞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叶飞律师简介:专业律师...More>>
·协议离婚女方不付抚养费行吗?
当今社会,离婚案件越来越多,一些夫妻双方没有感情后,可能会选择离婚来结束这段生活。如果有子女的话,还涉及到子女抚养权的问题。双方可以通过协议......
·民法总则中的重大误解是怎么规定的
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颁布,《民法总则》将被废止。一、重大误解是怎么规定的?因重大误解而做出的民事行为一般具有以下构成要件:1......
·委托代理合同签订前
委托代理合同签订前(一)、详细听取受伤职工事发经过陈述,并作相应谈话记录,并要求委托人签字,主要记录以下内容:1.受伤职工身份情况;2.用工单......
·出售假币罪的处罚是如何规定的
提到假币,我国公民都知道,制造假币肯定是一种违反国家规定的一种行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有人制造假币,也有一部分犯罪分子在明知道是假币的情......
·离婚房产分割后不配合过户的后果是什么?
离婚房产分割后不配合过户的后果是什么?对此,律师表示,如果对方对离婚协议书的不履行,属违约行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履行离婚协议书,如......
·死刑刑事判决生效后的执行流程是什么
死刑刑事判决生效后的执行流程是什么?1、执行死刑前,罪犯提出会见其亲属或者其近亲属提出会见罪犯申请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2、人民法院将罪犯交付执......
·普通诉讼时效2年还是3年?
普通诉讼时效2年还是3年?普通诉讼时效是3年。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
·房屋转让合同范本具备有哪些条款?
房屋转让合同范本具备有哪些条款?日常生活中,有些父母会把自己名下多余的房屋转让给子女,不管是采用赠与还是买卖的形式,都需要双方签署房屋转让......
·如何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
如何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需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才足以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1、用人单位有具......
·诉讼时效中止和诉讼时效中断的区别
诉讼时效中止和诉讼时效中断的区别(1)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是由于当事人主观意志以外的情况,而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则取决于当事人的主观意志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