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是否可以只签订借款合同
借款合同是民间借贷的出借人“同意”出借、借款人“愿意”借款的“合意”。
根据《民法典》规定,民间借贷的借款合同属于实践性合同,自出借人(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才生效。
完整的民间借贷关系至少包括以下两个要素(步骤):
首先,双方当事人签订借款合同,表明双方之间达成了借款的“合意”;
其次,出借人将借款提供给借款人,由借款人接收。能够证明出借人提供借款的证据有银行转账或者借款人亲笔书写的“收条”、“欠条”、“收据”之类的收款凭证。
因此,理论上只有“借款合同+收款凭证(包括银行转账凭证)”这两个要素才能充分证明借款的“合意”和已经“提供”了借款。
当然,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做法是在借款合同或者借条、欠条、收条上写明借款人已经收到了借款;否则只有借款合同只能证明双方达成了借款“合意”而不能证明您将款项交付给了借款人,借款合同(借条)还尚未生效。
不论采取何种民间借贷形式,都必须将借贷双方的借款“合意”和借款人已经收到借款事实这两个方面要素用书面形式体现出来,以免发生纠纷。
二、民间借贷是否需要约定借款用途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借款合同的内容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借款用途是借款合同的基本条款之一,但不是必备条款。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三条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因此,借款合同中约定借款用途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作用:
(一)出借人可以监督借款人使用借款情况,发现借款人擅自改变借款用途的,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这对保证借款资金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借款人如果虚构借款用途或者隐瞒借款用途而骗取借款的,有可能涉嫌诈骗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民间借贷的出借人最好与借款人约定借款用途,以保证借款资金安全;同时在必要时候,可以追究恶意借款人刑事责任。
一般来讲,只要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借款合同的内容,那么这样的合同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换言之,这种情况下之前的借款合同也是可以的。当然,要想借款合同对自身利益提供保护,则就需要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小心注意。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叶飞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叶飞律师简介:专业律师...More>>
·入职职业生涯该如何规划?
进入职场,这意味着你要承担责任,意味着你要经济独立。那么对于刚刚褪去青涩,初入职场的你来说,可能会不知所措,感到迷茫不已,甚至备受压力。那么......
·自己提出工伤鉴定需要什么材料
一般来说当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时候,如果遇到了工伤,像这种情况下,其实用人单位应当积极地为员工进行工伤认定申请,对员工的工伤情况负责任。但是如......
·打架后果在我国相关法律中是如何规定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打架都确实是比较常见的,如果打架都造成人身方面的伤亡或者是财产方面的伤害的话,那么是需要进行民事方面赔偿,除了民事赔偿......
·一、根据法律规定醉驾了怎么办?
一、根据法律规定醉驾了怎么办?根据法律规定醉驾了应该积极的配合处理,吊销驾驶证是驾驶员有违章情况导致发生了交通管理事故,交通管理部门对驾驶员的......
·车损险附加划痕险累计赔额是多少?
一、车损险附加划痕险累计赔额是多少?划痕险保险期间可以不限制次数但是不能超过投保时的保额,超过之后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但是车子出现无刮擦、......
·委托开发合同中研究开发人的权利
委托开发技术项目合同中,研究开发人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有权按委托合同约定按时足额接受委托人因委托开发技术项目所支付的研究开发经费、技术使......
·立案侦查涉嫌受贿并采取强制措施是什么意思
立案侦查涉嫌受贿并采取强制措施是什么意思涉嫌受贿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的,说明当事人已经被剥夺或者限制了人身自由,可能会被判决受贿罪如何判......
·为了切实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为了切实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防止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等投保义务人钻法律空子,心存侥幸逃避应尽义务。我国对于不购买交强险的行为,制定了严格的......
·什么情况可以变更子女的抚养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司法解释(一)》第五十六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与子女共......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最长只支持12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