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者不按时付款有什么后果
一、购房者不按时付款有什么后果
1、现售房地产的受让人不按约定期限给付价款的,应当比照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延期付款的规定支付违约金;因受让人过错造成转让人损失的,受让人除支付违约金外,还应当负赔偿责任。受让人超过房地产买卖合同约定时间九十日仍不给付价款的,转让人有权解除合同,但受让人与转让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2、预售房地产的受让人不按期给付价款的,按下列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1)受让人给付的金额达应付价款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受让人应当比照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延期付款的规定向转让人支付延期付款违约金;
(2)受让人给付的金额不足应付价款百分之五十的,转让人可要求受让人支付违约金。受让人超过合同约定时间九十日仍不给付应付价款的,转让人有权解除房地产买卖合同。
二、发生纠纷购房者如何维权
第一步:
争议双方协商解决房地产争议双方直接协商是目前解决房地产争议的最常见途径。针对房产交易过程中自身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购房者可以以口头、书面等多种形式与房屋销售方直接沟通,指出问题并商议解决办法。
第二步:
求助于消费者协会商品房购销产生争议,解决过程中单个购房者与开发商相比处于弱势,购房者可将商品房购销纠纷投诉于当地消费者协会,求助消费者协会对相关商品房购销纠纷的买卖双方进行调解、处理问题。
第三步:
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调解处理针对所购商品房存在的与购房合同不符、施工质量、延期交付、物业管理、虚假广告、收费等问题,购房者可向包括地方建设委员会、规划委员会、房管局、工商管理等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投诉并申请调解、处理。
第四步:
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房地产交易过程中出现的法律规定应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之外的纠纷,如购房合同的履行等问题,购房者可依据购房合同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另行签订的仲裁协议向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五步:
通过法院司法途径购房者通过协商、调解无法解决的房地产争议问题,可通过司法途径,向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解决相关问题。小贴士:购房者在选择解决房地产争议的途径时,应立足于解决问题,分清不同的法律、利害关系,而不要引起讼争。
现实中,要是购房者不按时付款的话,此时若双方之间已经就商品房买卖签订相应的合同了,那么开发商可以追究购房者的违约责任,要求其支付违约金,并且赔偿由此给开发商造成的损失。当然,要是产生购房纠纷的话,作为购房者也是可以通过上述途径进行维权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叶飞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叶飞律师简介:专业律师...More>>
·屋面防水工程保修期一般几年
屋面防水工程保修期一般几年一、屋面防水工程保修期一般几年一般情况下,由承揽人与定作人即房屋所有权人协商确定,或按工程承建合同约定的保修期......
·我国审查批捕要通知辩护律师吗
我国审查批捕要通知辩护律师吗侦查机关在侦查终结后,向检察院移交案件时不会通知辩护律师。但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时应当通知律师。刑事案件侦查完毕后......
·劳务合同范本中的注意事项
在劳动法颁布之前,劳动雇佣关系混乱,用人单位逃避责任,致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我国劳动法颁布之后,劳动雇佣关系得到法律的规制......
·劳动合同纠纷证据有哪些
劳动合同纠纷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纠纷。在劳动合同纠纷发生后,劳动者要想有效维权,证据的提供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劳动合同纠纷证据有哪些......
·多边居间合同的效力是什么
多边居间合同的效力是什么一、多边合同的概念多边合同是稳定商品价格的另一种方法。这类合同通常会设定一个最低价格和一个最高价格,进口国可以按最......
·莱阳市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规定
莱阳市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规定莱阳市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规定1、拆迁补偿原则城市近期建设规划范围内征用集体土地拆迁补偿及规划管理工作,必......
·社保转移是全额转移吗
一、社保转移是全额转移吗保险关系转接将采取“双转移”模式,其中个人部分全额转移,统筹部分转移缴费基数的12%,相当于统筹部分的60%。如果某员工......
·怎么对诈骗罪金额认定?
怎么对诈骗罪金额认定?一、怎么对诈骗罪金额认定诈骗金额,如果没有处理过就按照累计计算。《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手臂骨折工伤十级赔偿多少钱
一、手臂骨折工伤赔偿程序工伤是工作伤害的简称,亦称职业伤害,是指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如因职业......
·工伤鉴定评级后复发的病事假后的依据是什么?
工伤鉴定评级后复发的病事假后的依据是什么?旧伤复发休养享受停工留薪期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八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若干问......
·童工死亡刑事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童工也即是指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我国现行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非法雇佣童工,否则经知情人士举报,用人单位需要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