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劳动关系适用法律有哪些?
一、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5〕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1、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2、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3、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符合第一条规定的情形的,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一致的,任何一方均可提出终止劳动关系,但对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的劳动者,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订立。 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4、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
5、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引发争议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二00五年五月二十五日
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第一条规定,可以按下面三点来认定事实劳动关系: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里面主要规定了如何认定事实劳动关系。确认劳动关系是您比较关注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以后工资能否按时的正常发放,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所以您要重视。如果不懂的话可以向律师咨询。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叶飞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叶飞律师简介:专业律师...More>>
·有限公司改制为股份公司的程序是什么?
有限公司改制为股份公司的程序是什么?为了顺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公司会选择通过改制的方式来继续生存或者是提高自身企业的经济利益和更好的发展......
·欠钱不还怎么办欠的不多
欠钱不还怎么办欠的不多对于欠款追讨有很多途径,比如与对方进行协商,要求支付,协商是做好的办法。如果协商不成,你可以委托律师向对方发律师函。律......
·当今社会
当今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非常发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随着个性的越来越突出而变得紧张,甚至夫妻之间都会因为感情破裂而选择离婚,不再坚守婚姻......
·抵押车担保协议怎么写?
抵押车担保协议怎么写?汽车担保协议抵押人(以下简称甲方):抵押权人(以下简称乙方):兹因甲方为担保乙方对于其所有的债权,将由甲方提供抵押......
·拆迁房安置补偿算遗产吗
拆迁房安置补偿算遗产吗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规定,遗产是指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也就是......
·离婚后重婚罪追诉时效是多久
一、离婚后重婚罪追诉时效是多久?重婚罪的追溯时效是5年,《刑法》弟258条:重婚罪的法定最高刑是2年,所以重婚罪的追诉时效为五年。另须指出的是:......
·无证驾驶属于危险驾驶罪吗
无证驾驶不属于危险驾驶罪。无证驾驶只是普通的违法行为,一般给予罚款和记分的处罚。危险驾驶罪是犯罪行为,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合同的管理流程主要包括哪些?
合同的管理流程主要包括哪些?一、合同的管理流程主要包括哪些(一)签订合同前的准备:1、公司经办人必须要求对方当事人提供营业执照、资质证明复......
·骗取法律援助有什么不良影响?
骗取法律援助有什么不良影响?骗取法律援助的行为也是一种诈骗行为,但并不适用普通的关于诈骗罪的规定。由于在司法实践中需要申请法律援助的现象还是......
·众筹中小企业融资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但融资的时候,虽然会涉及到相关的法律知识,但更多的是来自于当事人对我国金融行业的了解程度,只要不触犯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底线,企业人士都可以根据......
·因为老婆出轨离婚财产怎么分?
因为老婆出轨离婚财产怎么分?一、因为老婆出轨离婚财产怎么分?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