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医疗纠纷赔偿适用法律法规吗
一、发生医疗纠纷赔偿适用法律法规吗
(一)处理医疗纠纷赔偿的法律法规
《侵权责任法》第七章“医疗损害责任”。主要注意的点有:1、医务人员过错,必须向医院追讨赔偿;2、医疗机构有三项免责事由(患者不配合、抢救生命垂危已经尽力、当时医疗水平所限)。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十七条起到最后的那些法律条款。这些条款告诉您如果出现医疗纠纷以后,应该怎么索赔,有哪些费用可以索赔。3、最后有两个注意点:一是我国有一个《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但由于立法的原因,这个条例对医疗事故的赔偿,还不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赔偿。因此,索赔时应注意避开引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二是医疗事故是举证责任倒置,即医院对其没有过错承担证明责任。
(二)医疗赔偿纠纷案件包括:
1、医疗行为存在过错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后果,但不构成医疗事故的;2、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在计划生育服务中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后果,但不构成医疗事故的;3、因医疗机构使用的药品、医用设备、医疗器械存在质量缺陷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后果的;4、因输血感染病毒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后果的;5、其他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行为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后果的。
二、医疗纠纷赔偿有哪些费用
(一)医疗费
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误工费
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三)住院伙食补助费 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四)陪护费 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五)残疾生活补助费 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六)残疾用具费
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七)丧葬费
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八)交通费
患者和需要陪护的亲属的转院过程中发生的大众交通工具所花费的交通费,特殊病人不能乘坐大众交通工具,租用专业交通工具的交通费由造成医疗事故的医院承担;造成患者死亡的,参加处理事故的患者两个亲属合理的交通费由医院承担。
(九)精神损害赔偿
医疗事故中没有精神损害赔偿,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法》出台和《最高人民法院审理人身侵权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医疗事故中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医疗纠纷案件每天都发生,通常是医疗过错和过失引起的。医疗纠纷案件数量逐年增多,想要减少医疗纠纷案件,一方面要增强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另一方面也要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毕竟医院也不能包治百病。如果是医院的过失,医疗纠纷赔偿适用法律法规,患者就要利用法律法规维权。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叶飞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叶飞律师简介:专业律师...More>>
·一、醉驾不通知家属可以吗?
一、醉驾不通知家属可以吗?醉驾不通知家属可以,醉驾判决书只是送达给被告人本人。《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六条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
·该怎么判定有没有造成专利侵权?
该怎么判定有没有造成专利侵权?一、该怎么判定有没有造成专利侵权?1、存在有效的专利权2、发生了法定的侵害行为3、所发生的侵害行为具有违法......
·专利权的转让自什么时候起生效
专利权的转让自什么时候起生效我国法律对于专利权的转让做了明确的法律规定,专利法第10条已经作出了规定,该条第四款规定,“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
·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劳动合同法规定
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金计算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
·网络诈骗罪报警流程是怎样的?
现代技术日新月异,网络的发展更是如此,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伴随着各种风险与挑战,网络诈骗就是其中的一种,诈骗者运用网络通过社交工具获得......
·一、公司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应当怎么赔偿?
一、公司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应当怎么赔偿?支付双倍工资进行赔偿,按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只要发生了用工行为,与员工形成了劳动关系,即使是没有签劳......
·签订劳动合同不去上班需要怎么办?
签订劳动合同不去上班需要怎么办?签订劳动合同不去上班,需要提前通知单位,并在这个期间履行应有的工作职责。如果与单位约定了试用期,则需要提前三天......
·在解除劳动合同的时候
在解除劳动合同的时候,不管是用人单位提出的还是劳动者提出的,其实这个时候都是有可能涉及到补偿的问题。尤其是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单位需要解除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