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中规定管制的刑期为多长时间?
一、管制是什么意思
管制是由人民法院判决,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一定自由,交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的一种刑罚方法。管制具有以下特征: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不羁押在监狱、看守所等执行场所中,仍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也不离开自己的家庭,不中断与社会的正常交往。对罪犯不予关押,是管制刑与其他刑罚方法的重要区别。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在公安机关管束和群众监督下进行劳动改造,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限制罪犯自由主要表现在限制罪犯的政治自由、担任领导职务、外出经商、迁居等自由。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动中与普通公民同工同酬。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第二条规定: 在刑法第三十八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原第二款作为第三款,修改为:“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也就是说,管制由原先的公安机关执行,改由地方社区矫正机构进行,即县级司法行政部门执行。
二、管制的刑期为多长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将管制规定为主刑的一种,由人民法院判决,公安机关执行。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但是在数罪并罚时,可以延长到3年。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管制刑期的上限虽然比拘役长,但由于管制只是限制人身自由,而拘役是剥夺人身自由。从性质上讲,管制仍轻于拘役。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之所以规定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是因为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属于剥夺自由,而管制只是限制自由。另外,对于经过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外出的罪犯,被许可外出的期间,应计入执行期,但超过许可的时间不计入执行期;对于未被批准而擅自离开所在地域的罪犯,其外出期间,不得计入执行期。扣除的执行期,由县级公安机关在其法律文书上注明,并加盖公章,通知本人,同时书面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原审判或批准机关。法院在依法作出管制判决之后,那就需要开始实际执行管制了,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管制的刑期为3个月-2年,而在数罪并罚的情况下最高也不能超过3年。但要是罪犯在判刑之前就已经先行被羁押了的话,那此时羁押一日可以折抵刑期二日。更多这方面的内容,你可以到网站进行了解。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叶飞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叶飞律师简介:专业律师...More>>
·房屋他项权证的法律/作用是什么?
房屋他项权证的内涵是指购房者获得房产的使用证书,房屋他项权证由法律部门统一发放,只有获得者才拥有使用权。其他附属的亲人没有经过拥有者的允许是......
·只有交强险交通事故撞人赔偿是怎么样的?
只有交强险交通事故撞人赔偿是怎么样的?据交通事故责任,先由保险公司在强制险范围内赔偿,不足部分按照责任赔偿。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
·环岛逆向行驶罚款多少钱?
环岛逆向行驶罚款多少钱?如果是司机的话是需要遵守一定的交通规则的,但是在生活当中也有很多人违反了交通规则,这个时候就可能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专利权与著作权有哪些相同点
专利权与著作权有哪些相同点第一,著作权和专利权都属于知识产权,它们都属于狭义范围的知识产权范畴,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第二,著作权和专......
·一、店面房合同期内违约怎么处理?
一、店面房合同期内违约怎么处理?商铺租赁合同未到期,房东违约的,承租方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如何处理:1、可以要求房东继续履行合同,即在......
·收养小孩申请书范文
收养小孩申请书范文在我国的婚姻家庭法律体系中,对于收养关系是认可的。那么收养小孩申请书范文是怎样的?收养小孩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我们为您整理了......
·交通事故责任判决书
交通事故发生之后,交管部门会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在双方无异议后向法院提交相关认定书,之后由法院下达交通事故判决书,但是很多人对于交通事故......
·一、前妻的女儿能继承父亲的遗产吗?
一、前妻的女儿能继承父亲的遗产吗?前妻的女儿可以继承自己父亲的遗产,前妻的女儿和被继承人毫无关系的不能继承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一、杭州撞了出租车误工费是否需要赔偿?
一、杭州撞了出租车误工费是否需要赔偿?需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交通事故中的财产损失是否包括被损车辆停运损失问题的批复》:“在交通事故损害......
·实践中诉讼时效中断的办法有哪些
实践中诉讼时效中断的办法有哪些?1、起诉。即权利人依诉讼程序主张权利,请求人民法院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起诉行为是权利人通过人民法院向义务人行使......
·我国有哪些
我国有哪些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法规一、我国有哪些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法规1、《宪法》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2、《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