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182条关于紧急避险的规定是什么?
民法总则对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有着非常详细的规定,以此来维护公民的切身合法权益。生活中,总是难免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比如火灾等,必要时我们需要进行紧记避险。如果在紧记避险中发生损害,应该由哪一方承担相应的责任。其中,182条对于紧记避险有了详细的规定。那么,民法总则182条关于紧急避险的规定具体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一、民法总则第182条关于紧急避免的规定
第一百八十二条【紧急避险】 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
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二、什么是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指的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伤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三、紧急避险的构成要素
紧急避险是采用损害一种合法权益的方法以保全另一种合法权益,因此,必须符合法定条件,才能排除其社会危害性,真正成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这些条件是:
1、避险意图
避险意图是紧急避险构成的主观条件,指行为人实行紧急避险的目的在于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因此,行为人实行紧急避险,必须是为了保护合法利益。为了保护非法利益,不允许实行紧急避险。例如,脱逃犯为了逃避公安人员的追捕而侵入他人的住宅,不能认为是紧急避险,仍应负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的刑事责任。
2、避险的对象
紧急避险是采取损害一种合法权益的方法保全另一种合法权益。因此,紧急避险所损害的客体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明确这一点,对于区分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具有重大的意义。在行为人的不法侵害造成对国家、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权利的危险的情况下,如果通过损害不法侵害者的利益的方法来保护合法利益,那就是正当防卫。如果通过损害第三者的合法利益来保护合法利益,那就是紧急避险。损害的对象不同,是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重要区别之一。
3、避险起因
避险起因是指只有存在着对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的危险,才能实行紧急避险。不存在一定的危险,也就无所谓避险可言。一般来说,造成危险的原因是以下这些:首先是人的行为,而且必须是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前面已经说过,对于合法行为,不能实行紧急避险。其次是自然界的力量,例如火灾、洪水、狂风、大浪、山崩、地震等等。三是来自动物的侵袭,例如牛马践踏、猛兽追扑等。在以上原因对国家、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权利造成危险的情况下,可以实行紧急避险。
如果实际并不存在着危险,由于对事实的认识错误,行为人善意地误认为存在这种危险,因而实行了所谓紧急避险,在刑法理论上称为假想避险。假想避险的责任,适用对事实认识错误的解决原则。
4、避险客体
紧急避险是采取损害一种合法权益的方法保全另一种合法权益。因此,如果通过损害不法侵害人的利益的方法来保护合法权益,那就是正当防卫。如果通过损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的方法来保护合法权益。
5、避险时间
紧急避险的时间条件,是指正在发生的危险必须是迫在眉睫,对国家、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权利已直接构成了威胁。对于尚未到来或已经过去的危险,都不能实行紧急避险。否则就是避险不适时。例如,海上大风已过,已经不存在对航行的威胁,船长这时还命令把货物扔下海去,这就是避险不适时。船长对由此而造成的重大损害,应负刑事责任。
6、避险可行性
紧急避险的可行性条件,是指只有在不得已即没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危险时,才允许实行紧急避险。这也是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的重要区别之一。因为紧急避险是通过损害一个合法权益而保全另一合法权益,所以对于紧急避险的可行性不能不加以严格限制,只有当紧急避险成为唯一可以免遭危险的方法时,才允许实行。
刑法第21条第3款规定: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这是因为在发生紧急危险的情况下,这些负有特定责任的人应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履行其特定义务,而不允许他们以紧急避险为由临阵脱逃,玩忽职守。
7、避险限度
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是指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其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那么,以什么标准来衡量紧急避险是否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呢?对此,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一般认为其标准是:紧急避险行为所引起的损害应小于所避免的损害。
紧急避险行为所引起的损害之所以应小于所避免的损害,就在于紧急避险所保护的权益同避险所损害的第三者的权益,两者都是法律所保护的。只有在两利保其大、两弊取其小的场合,紧急避险才是对社会有利的合法行为。所以,紧急避险所保全的权益,必须明显大于紧急避险所损害的权益。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在遇到突发情况,需要进行紧急避险时,我们要沉着冷静应对,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害和伤害。如果在紧急避险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造成损害和伤害,则要由引起损害和伤害的人员承担相应的责任。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叶飞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叶飞律师简介:专业律师...More>>
·名誉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名誉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就总体上而言,名誉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权利人有权维护其名誉,要求他人对其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使其在社会中获得应有的......
·有房产欠债不还判刑吗
有房产欠债不还判刑吗一、房产与欠债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如果申请执行人按照当......
·提起劳动诉讼应提交哪些证据
提起劳动诉讼应提交哪些证据一、提起劳动诉讼应提交哪些证据?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时应当提交下列证据材料:1、原、被告、第三人基本......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怎么写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一般情况下交警都是要对肇事者和受害者之间的赔偿问题先进行调解的,如果能够调解成功,双方就签订调解书事情就圆满解决了。下面,......
·一、根据法律规定协议离婚需要赔偿吗?
一、根据法律规定协议离婚需要赔偿吗?根据法律规定协议离婚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赔偿,根据《婚姻法》第46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
·可撤销婚姻是指什么婚姻 什么情况下可以撤销婚姻
女之间婚姻的状态常见的是有效婚姻,但现实中也是存在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需要注意对无效婚姻的处理,并不是申请撤销,这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婚姻......
·哪些属于商品房欺诈行为
哪些属于商品房欺诈行为一、哪些属于商品房欺诈行为构成欺诈须具备四大构成要件:(1)须有隐瞒真相,制造假象的欺诈行为;(2)欺诈行为使当事人陷入......
·公司登记地和实际住所地不一致,如何确定管辖法院
公司在登记机关办理主体信息登记时,住所是被要求登记的事项之一,公司选择以何地登记为其住所是具有法律后果的民事行为。登记部门会根据公司提交的信......
·分居了离婚手续没办能自动离婚吗?
一、分居了离婚手续没办能自动离婚吗?不会。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双方感情破裂,可以直接办理离婚手续,如果双方对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达不成一致意......
·房产质押借钱贷款的流程是怎样的?
房产质押借钱贷款的流程是怎样的?房产质押借钱贷款的流程1、推出贷款申请借款人向金融机构提出贷款用途、还款来源、贷款利率、金额及年限时间。......